謝飛波:大力推進無線電頻管技術裝備國產化
2014-09-16 16:48:34 中國電子報——訪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謝飛波
我國的無線電管理技術裝備產業是伴隨著無線電管理事業的發展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產業。無線電監測檢測等設備作為無線電管理工作的基礎技術手段,這一產業的發展與無線電管理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目前,網絡和信息安全已成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全球都在制定相應的安全戰略。在我國,發展自有知識產權的無線電頻管和監測技術也是網絡強國建設的基礎工程之一。為了了解當前我國無線電管理技術設施建設和裝備技術產業發展的有關情況,記者日前采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謝飛波。
謝飛波說,“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全國各省市無線電管理機構都已配備有固定監測站、移動監測車、可搬移式監測站、便攜式監測測向設備等基本的技術設施。這些設施在查處無線電干擾、保障重大活動、處置突發事件等工作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隨著“十二五”進入后期,今后將會有更多的監測設施投入運行、發揮作用。
他同時指出,雖然多年的技術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目前的技術設施仍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無線電管理工作的需要,尤其在今后的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方面,在專項無線電保障工作方面,亟須進一步加強。
謝飛波說,新形勢下無線電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使得各級政府對無線電管理機構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隨著形勢的變化,一些任務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出現一些有特殊頻譜管控要求的區域地區和重點方向。鑒于近來頻發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重視無線電管理領域的信息安全也必須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十三五”期間,應對無線電管理領域的信息安全問題,是未來國家安全形勢發展的新要求。
針對上述情況,他強調,在國家謀劃“十三五”無線電管理規劃時,我們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對頻管及監測技術發展的前瞻性研究
“十三五”期間,頻管和監測技術也將有一個較大的發展,有些變化和進步甚至是革命性的。在當今移動互聯、智能化、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未來頻管和監測網絡的發展也必將適應這個趨勢,融合借鑒這些技術的發展。大數據處理、云計算監測、一體化平臺、移動化辦公等極有可能成為未來頻管監測網的技術發展趨勢。技術的進步還將改變我們傳統的工作模式,通過技術的進步,既可以實現監測工作的智能化,還可以進一步促進頻譜管理和監測工作的規范化。
謝飛波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會加強對未來頻管和監測技術發展的研究,加強和深入對“網格化監測”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技術的研究,為今后的發展做好理論和技術儲備。
面對日新月異、撲面而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無線電管理機構和頻管監測裝備制造企業應該學習、研究這個時代特征、技術趨勢。要未雨綢繆,更新觀念,順勢而動,迅速把自己融入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利用最先進的管理概念和技術,不斷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二、重視頻管系統的信息網絡安全
網絡信息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穩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重要。去年“棱鏡門事件”發生后,國家對網絡安全的重視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李克強、劉云山任副組長。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掛帥網絡安全建設,可見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
謝飛波說,網絡和信息安全是頻管技術體系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十三五”期間,要特別加強無線電管理系統的信息安全建設,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隨著無線電管理系統網絡化、體系化的發展,頻管和監測網系內匯集、存儲著大量敏感數據,這些數據一旦遭受篡改和泄露,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頻管系統的網絡信息安全顯得日益重要。頻管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指令、數據需要受到嚴格的保護,使其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確保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要進一步從制度措施、技術措施方面完善無線電管理一體化平臺系統和無線電管理電子政務公眾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全面提高頻管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能力,有效保障無線電管理信息化建設健康發展。
三、鼓勵和支持國產頻管裝備產業發展
習近平主席指出,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習近平強調,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
面對網絡和信息安全的緊迫局面,全球都在制定相應的安全戰略,無線電監管系統的信息網絡安全是新形勢下無線電管理工作的要求之一。
“棱鏡門”事件反映了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受制于人的嚴重困局。謝飛波表示,無線電頻管和監測技術廠商要進一步加強設備研發工作,特別是加大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投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我國無線電管理工作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