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智能化:下一代網絡發展方向
2014-09-09 20:58:07 本站原創今天,世界各地的運營商都在談論建設智能管道,但是在具體的商用模式和部署方面,有很多問題需要不斷探索。最近中國移動與華為聯手完成了全球首個SPTN SDN商用部署,首次將SDN技術應用于政企專線網絡,為運營商應用SDN技術發展可盈利的、高效的智能管道提供了一個成功案例。
“中國移動已經建設了接近100萬個PTN節點,這將是中國移動下一代寬帶企業專線。”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SPTN技術可以在PTN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網絡的可編程能力,從而強化中國移動在PTN領域的優勢,并為政企客戶的移動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網絡智能化支持政企應用新需求
近年來,為了向高價值的政企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業務體驗,中國移動提出了“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的發展戰略,打造了一張高質量的PTN網絡,服務于政企專線和LTE等業務。
一直以來,中國移動就已經擁有了國內領先的PTN網絡,可以提供低延時的多種服務,比如可以同時使用語音、視頻等多媒體應用,包括云計算的互聯應用。
然而,電信行業的技術進步很快,客戶需求的變化也很快,PTN網絡必須與時俱進,充分滿足精細化運營和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比如在政企專線領域,客戶與公眾用戶一樣也存在多樣化的需求,而且政企信息化的快速進步,也要求政企專線業務能為此提供充分的支持。這就需要在政企專線網絡中引入集中智能管理和控制技術,加快特色業務的開通和調整,從而為未來政企新業務的開放和創新做好準備。”黃曉慶說。
為了進一步提升PTN網絡的競爭力,中國移動研究院創新地提出將SDN引入PTN網絡,把分散控制的傳統網絡變成具備集中控制能力的智能管道,實現業務快速開通和帶寬按需實時調整。黃曉慶介紹說,SPTN技術就是在PTN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可編程能力。
“客戶可以通過自己的應用程序,通過SPTN的超級服務進行互聯。”黃曉慶說,“這種能力通常只在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內部網絡上可以看到,但現在客戶在中國移動提供的專線服務上也能實現,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重要創新。”
創新SPTN技術改善用戶體驗
據黃曉慶介紹,SPTNSDN方案是由中國移動研究院與廣東移動、華為聯合完成的,其創新之處主要有三點。
一是引入SDN構筑開放網絡,將一張物理SPTN網絡虛擬成政企專線和LTE承載兩張業務網絡,提供面向各行業、多場景的創新APP應用。
二是可以為政企業務帶來更好的體驗,業務申請從線下辦理轉變為了線上一鍵下單,開通時間從以月為單位縮短到以小時為單位,業務帶寬可以按需實時調整,支撐粒度更加靈活、套餐更加豐富的業務模式。比如,原來客戶申請開通業務需要到營業廳辦理、跨部門協作,開通時間通常需要7個步驟、30天左右,現在用PAD在線下單即可,一個小時就能開通。此外,傳統政企專線帶寬調整需要5個步驟、15天時間,而現在只需要客戶一鍵申請,運營商一鍵調整,2個步驟、30分鐘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是采用SDN架構,通過SDN智能調優解決網絡擁塞難題,實現高效運維。基于高精度的SLA,運營商可以實現每用戶每業務的可視化管理。網絡流量優化也由手動調整變為自動調整,大幅提升運維效率及帶寬利用率。
黃曉慶告訴筆者,廣東移動是非常有創新精神的,中國移動很多新技術都會在廣東進行試點,這也使得廣東移動獲得了卓越的競爭力。“SPTN在廣東投入商用,從客戶體驗的角度來說,就是大大提高了網絡的配置、再配制反應速度。”黃曉慶表示。過去可能要幾天時間,現在只要幾分鐘,網絡可以根據用戶需求來迅速配置,這無疑為廣東移動政企專線業務構筑了差異化的優勢,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移動政企業務的快速發展。
采用成熟設備推進SPTN商用
此次,廣東移動采用的SPTNSDN方案,主要基于華為的PTN產品。據華為固定網絡產品線總裁查鈞介紹,多年來,華為一直聚焦客戶需求,持續創新,積極推動SDN技術的標準化和商用化進程,并在產業標準組織中擔任重要角色。同時,華為還積極推動SDN/NFV在運營商現有網絡中的應用,致力于為客戶打造面向未來演進的SDN架構網絡,推動將SDN在移動承載、數據中心、骨干網、骨干流量調優、城域智能管道等多種場景中的網絡應用變為現實。
今年4月,華為與北京電信合作將SDN技術成功地應用于IDC網絡,這是全球首個運營商SDN商用部署。6月,華為又與四川聯通完成了全球首個SDNIPRAN商用部署。加上此次在廣東移動完成的SPTNSDN商用部署,華為已經與國內三大運營商在IDC、IPRAN和PTN三大場景率先實現了SDN商用,在全球SDN技術和產品研發、商用化進程等方面遠遠走在了行業前面。
查鈞表示,SDN的初衷是為了快速支持業務創新,運營商引入SDN還可以有效節省人力成本。至于外界對SDN標準未定的擔憂,査鈞認為運營商應該向互聯網行業學習,持開放的心態。“先定標準,再開發設備,最后試點商用,時間會很長,運營商將因此錯過最好的時機。”查鈞說,“最好是先開起來再說,搶先建立競爭優勢。”國內三家運營商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啟動了一系列商用化嘗試。
除了與國內運營商的合作,華為還在與西班牙電信等國外運營商圍繞SDN進行聯合創新,通過自動化業務部署簡化網絡運維,引領網絡進入開放、動態、智能的新時代。
力爭成為全球標準
目前PTN技術是建立多域多址的IP化傳送網絡的最優技術,而SPTN利用SDN技術為PTN提供了卓越的集中控制和策略管理平臺,將運營商的傳輸管道真正轉化為服務平臺,實現電信級質量與互聯網體驗的結合,因此將成為全球PTN的發展方向。
查鈞表示,在廣東移動完成的SPTNSDN商用案例中,構筑了超大容量、智能化、可軟件定義的平臺,打造了最佳用戶體驗的政企專線精品承載網絡,對中國移動實現政企業務的戰略目標非常有利,同時也成為了SDN商用進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中國移動現有的4G回傳網絡都采用了PTN技術,未來會向SPTN演進。”黃曉慶說,“所以中國移動正在大力推動SPTN在全球形成標準,使之成為跨域的網絡,而不只是支持政企專線。”
長期以來,中國移動一直是PTN產業的主導者,曾主導ITU-TPTN標準G.8113.1的制訂,獲得CCSA科技獎一等獎并在全球實現了大規模應用。SPTN是中國移動發展的具有自主產權的新一代技術,去年3月發布SPTN解決方案、9月推出了SPTNSDN白皮書,今年8月實現了政企專線SPTNSDN商用。在SDN進入商用提速期的大背景下,開展有關的探索對于中國移動而言非常有利,不僅可以在知識產權、國際標準制訂等方面獲得主動權,更重要的是可以將網絡智能化落到實處,在市場上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奠定制勝于未來的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