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與我國遠程醫療現狀對比
2011-11-08 22:11:02 本站原創一、外國遠程醫學現狀
隨著三網合一、三屏合一、IPTV急速融合等現代信息化技術的興起,醫療衛生信息化必將對科學技術應用,疾病監控、預防、診斷、治療和自我保健,衛 生管理與改革等導致劃時代的革命。醫療衛生信息化是今后“生物技術”的戰略制高點,將成就醫療衛生未來。無論是各國政府,軟件產商,網絡公司,都已拉開了 沒有硝煙的戰場序幕。
1.亞洲四小龍地區的遠程醫學現狀:
韓國95%的醫院和診所通過網絡鏈接了國家醫療保險部門進行結算,而且其大多數三級醫院已經安裝了醫囑錄入系統,其中1/3安裝了圖片文件交流系統(PACS)系統。
在新加坡的醫院,“顧客至上”的理念體現在醫院遠程服務的各個環節上。如亞歷山大醫院將急診等候情況隨時在網上公布等。
而目前臺灣所有的醫療院所(包含診所)全部都實現信息網絡化,只是規模不大,完全根據各自醫院的規模與運作情況而定。每家醫院的信息,可以與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當地衛生局和緊急救護中心聯網,定時上傳病人的基本資料、加護病房空床等信息資料。醫生可以通過網絡向目標醫療機構提交調用病人就診歷史信息 的申請,目標醫院通過網絡驗證申請醫生的資歷后,將所需資料發送給醫生。
其實,不止是以上三個地區,香港地區的遠程醫學也是發展得極好的。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電子病歷軟件系統,在2006年初舉辦的亞太區信息科技大賽奪得 醫療組大獎,該系統的好處是即使病人曾在不同醫院或公立診所診治,有關病歷數據也可透過計算機系統供不同醫生參考。當局2007年會將該系統推廣至五百家 私家診所、私家醫院及老人院。
2.美國遠程醫學發展。
早在1987年,美國就組織了對“衛生信息傳輸標準”這一戰略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從克林頓總統時代開始,美國展開了一系列的立法,要求醫療機構盡快 進入數字時代。布什總統在2004年眾議院的年度國情咨文中專門強調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要求在10年內,確保絕大多數美國人擁有共享的電子健康記錄,并設 立一個新的、級別僅低于內閣部長的衛生信息技術協調官員職位。
在一項名為《美國2003~2004年計劃增加的網絡功能調查》中顯示,前8位最希望增加的功能:排在首位的是病人預約,其次是與醫師交流,第三是 病人健康評估工具。而2004年HIMSS對美國2000個醫療機構的CIO調查發現,至2003年,美國計算機病人管理系統實施的狀況是:操作系統完整 性達到13%,已開始安裝達到32%,已有實施計劃達到23%。
而美國衛生信息化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進程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頒布了《衛生信息傳輸標準》、《健康保險可攜帶性與責任法案》(各類醫療請求的處 理方式數字化,保護患者隱私)等法律法規。在2005年的一項關于建立醫療信息系統的法案要求聯邦政府每年撥款1.25億美元,資助各地建立醫療信息系 統,以便不久將來,全美 6000家醫院、9000多家診所在急診時可以通過網絡交流和分享病人的醫療記錄。
到現在,一家典型的美國城市醫院每年在信息技術上的投資約為200萬美元。
其實,不止美國政府重視遠程醫療,在加拿大、歐盟、英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都很重視。如加拿大政府為每一個公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歐盟國家著手建立覆蓋歐盟范圍的數字醫療體系等,可以預見,遠程醫學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二、我國遠程醫學現狀
1.金衛網的重點在三級或三級以上醫院。
信息技術的應用對醫療衛生行業來說并不是新事物,特別是我國1995年開始的金衛工程推動了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的建設,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加快了病人就診的速度,根除了三長一短(掛號、收費、取藥時間長、醫生看病時間短)的弊病,有效地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堵住了收費、藥品管理中的漏洞。使
醫院醫療質量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同時也為全國大中小型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但是,金衛網卻是以衛生部網為核心的遠程醫學網絡建設,其重點是在全國三級以上等級的醫院,而等級低于三級的醫院幾乎無法享受到金衛網的服務。現在觀之全
國,等級為三級或者高于三級的醫院數量不多,相反,數量比較多的是等級是三級以下的醫院。這樣說來,醫療資源的分配實在是有些懸殊。
2.軍衛網,以軍方為遠程醫學網絡的建設。
全軍遠程醫學信息網是經國家衛生部批準立項的國家金衛工程軍字2號工程,是全軍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的三大工程之一。2004年榮獲軍隊科技進步壹等 獎。該項目是總后衛生部組織的以通信、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平臺,以管理措施為手段,以實現遠程醫療會診、遠程技能培訓、遠程視頻會議、圖書情報信息檢索等遠 程醫學應用為目的全軍性大規模衛生技術建設工程。
“軍衛網”是以軍方為遠程醫學網絡的建設,在實現跨地域全方位衛勤保障、傳播最新醫學科技信息與成果、為偏遠駐地官兵提供優質遠程醫療服務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老百姓、非大型國有醫院都需要一張“網”。
觀之全國,除了軍人,或者在等級為三級或三級以上的醫院能享受到遠程醫學帶來的便捷服務之外,其余的老百姓同樣也迫切需要一張“網”,一張能提供一站式的專家級的遠程會診“網”。
同樣,由于專家技術不足、異地培訓而造成的巨額差旅費等原因,許多非大型國有醫院也同樣迫切需要一張“網”,一張能彌補專家技術、異地培訓而造成的巨額差旅費等不足的“網”。
三、視康遠程醫學鋪就的“愛心會診”網
1.視康遠程醫學網是老百姓所需的一張“網”
視康遠程醫學網是老百姓所需的一張“網”。視康遠程醫學網的合作會診中心會聚了來自全國上萬名知名的專家、教授。全國的患者將快速享受到這個新技術 平臺帶來的高質量醫學影像診斷服務。依托該技術平臺,協助全國各城市的會診中心,使全國各地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專家的診斷咨詢服務。對于許多非大型國有醫 院,采用視康遠程醫學網醫院通后,會診中心的專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普通的互聯網,查看異地病人的全部影像信息及電子病歷資料,并可以通過該 系統跟病人、臨床醫生和其他的專家實時在線互動溝通,完成臨床會診。
2.視康遠程醫學網亦是弘揚愛心的一張“網”
同時,視康遠程醫學網也是關注社會,弘揚愛心的一張“網”。視康遠程醫學網積極響應勞麗詩女性健康慈善基金發起的“公益醫療,愛心會診”(千家愛心醫院、萬名資深醫師,視康第三方遠程會診平臺,共同為百例疑難雜癥患者免費提供遠程會診服務)活動。
視康遠程醫學網將為參與慈善會診的醫院、專家搭建免費會診平臺,提供遠程會診服務所需的硬件平臺及軟件支持,切實為“看病難、看病貴”的疑難患者解 決部分難題。在此期間,愛心醫院、愛心專家,需要會診的疑難患者均可在視康遠程醫學網上進行免費注冊、申請,開通醫院通,免費使用遠程會診平臺。為弘揚社 會公德和人道主義,宣傳遠程醫療,關心幫助弱勢群體,讓更多的民營醫院和普通老百姓享受到遠程醫學的好處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