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5/HEVC的發展道路本該是一帆風順的。作為被世人認可的H.264繼任者,H.265能夠在 相同畫質的情況下達到H.264的兩倍壓縮率,也就是文件大小縮減了一半。在網速有限、人類欲望無限的情況下,H.265能夠大大推動如4K流媒體、高清 數字電視的普及。然而你要知道在知識產權大傘的保護下,任何技術的采用都是需要付費與授權的,像H.265這樣未來將廣泛使用的視頻壓縮技術更是如此。對 于H.265的制定者或是專利的持有者而言,H.265能否普及就看他們的態度究竟是造福于人類,還是耍流氓搞專利吸血鬼。在這一點上,H.265陣營開 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MPEG LA,一家手握多項多媒體標準專利的專利授權公司,是H.265技術的授權方之一。他們對H.265的授權與收費持開放態度,每年對使用H.265技術的 電子產品制造商征收每臺設備0.2美元的專利費,而且每年前10萬臺設備免費,并且每年上限為2500萬美元,甚至對內容制造商不征收費用,意味著像 YouTube、Netflix這些流媒體可以任意使用H.265制作內容而無需繳費。
但另一方HEVC Advance就沒那么仁慈了,他們要求所有包括蘋果、YouTube、Netflix、Facebook、亞馬遜等使用H.265技術的內容制造商上繳 內容收入的0.5%作為技術使用費,而整個流媒體市場每年達到約1000億美元的規模,且不斷增長中,征收0.5%絕對是一筆龐大的費用。而且他們還沒有 放過設備制造商,其中電視廠商需要支付每臺1.5美元、移動設備廠商每臺0.8美元的專利費。他們甚至沒有放過藍光設備播放器、游戲機、錄像機這樣的廠 商,這些廠商必須支付每臺1.1美元的費用。最無法令人接受的是,HEVC Advance的專利使用權追溯到了廠商的“始發銷售日期”,意思是之前已經發售的產品依然要追繳費用。
HEVC Advance的成員包括杜比、飛利浦、三菱電機、通用電氣以及Technicolor,他們組成了不同于MPEG LA的“專利池授權委員會”。專利池,是為了解決多家公司之間的專利交叉授權而產生的,說白了就是專利方組團刷怪。專利池的存在可以消除專利授權方之間的 分歧以及專利授權方與使用方的矛盾,推動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但同時也會成為技術的攔路虎,助長廠商獅子大開口的風氣。
HEVC Advance成立于今年三月,正是H.265普及的關鍵詞,幾乎所有關注多媒體發展動向的人都在期待H.265推動包括4K在內的高質量圖像普及。 H.264的成功讓H.265的前景一路平坦,哪怕谷歌已經公布自家開發的VP9編碼以對抗H.265,但依然還是后者的呼聲更高,旗艦4K電視幾乎清一 色地配備H.265編碼功能。如果廠商不得不為H.265支付高額的專利費,那么這些成本勢必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么在從H.264過渡到H.265這 件事上會更加漫長也更艱難。廠商說不定會轉而使用谷歌的VP9編碼技術,畢竟谷歌已經宣布VP9不需要任何授權費用,而YouTube在4月份就已宣布將 使用VP9編碼。當然,YouTube是姓“谷”的。
不過歷史上的技術革新從來都不是歌舞升平的,必定會帶著濃濃的火藥味。MPEG LA當年的成立也是為了解決MPEG-2的授權困難,才聯合了多家專利擁有者創立了第一個現行的專利池解決方案。而對于HEVC Advance所揮的專利大棒,現階段也難言其影響。肯定的是,如果廠商無法接受他們的要求,勢必會站出來反抗。如果在接下來我們聽不到任何動靜,那說明 廠商已經屈服。至少現在看來,盡管HEVC Advance聲稱他們的目標是“為了提供簡單、有效、高效地提供H.265授權”,但人們的態度都是一邊倒的“玩兒蛋去吧”。